并指出:我国有约15%的儿童情绪行为存在问题,但国内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名,存在严重缺口。而基层,特别是留守儿童占比较高的区域,儿童精神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应该搭建更多的学术平台,积极鼓励地方上将有干劲的年轻医生送出来,对儿童心理精神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加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科科室建设,帮助到更多的孩子走出精神心理障碍。
紧接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曹庆久教授在《ADHD临床诊疗路径》的专题发言中指出:
患者依从性较差是目前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面临的巨大挑战,纵向研究表明在开始用药的2-3月内会有大部分患者停止用药,停药后有明显的反弹与共患病风险。相比化学药而言,中药具有更好的依从性,特别是轻、中度的、年龄较小的孩子,中药治疗值得尝试。
中华医学会颁布的《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原文指出:“在我国有许多中医方剂可用于治疗多动症,但尚缺乏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证实其疗效”。但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研制上市的治疗ADHD的中药新药,更加注重循证医学证据的建设。例如:小儿黄龙颗粒(专注宁),前期研发已完成1010例的RCT临床观察试验,正在开展的IV期临床,计划入组2100例,本品已被纳入到国家“十三五”重大慢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干预策略研究项目。
同时还指出:ADHD是一种慢性神经障碍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长期症状控制有利于长期改善社会功能、学习成绩、就业,降低并发症,帮助孩子度过困难期,减少对孩子产生不可逆的人生影响。治疗过程中不推荐使用药物假期,只要治疗在临床上仍然有效,患者应继续进行药物治疗,且每年进行一次评估;患者需在ADHD症状完全缓解至少1年以上,再由医生评估是否可以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