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

尊重历史,追求完美 伍舒芳中医药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申报片拍摄纪实


伍舒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犁总经理从外地赶回重庆,亲自接受采访


拍摄和生产两不误


谭经理为长期扛摄像机肩膀疼痛的摄像师暖心地贴上膏药


认真工作的员工,完全没察觉我们在拍摄,不知不觉就入了镜


临时客串导演的谭经理


       在最后的目的地,重庆市档案馆和渝中区档案馆,谭强经理伫立在重庆市档案馆档案架之间,捧着发黄的档案,查找希尔安兼并重组重庆中药总厂的档案;在渝中区档案馆查阅室,谭强不厌其烦的翻阅,找寻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伍舒芳膏药店公私合营的历史资料,为伍舒芳的传承脉络搜寻不容置疑的历史证据。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前院长杨大坚也来到重庆市档案馆接受了采访,讲述了伍舒芳中医药的医学价值,表达了对伍舒芳中医药文化的高度认可。

 


谭经理查询档案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前院长杨大坚


       此次拍摄任务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剧组每一个人吃苦耐劳和团结协助的精神。一直奔忙的道具组夫妻,顶着巨大的压力,默默无闻的为剧组筹划准备着各种不同的道具,一些不起眼的道具,恰到好处地递到演员手上,马上就具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让人不禁拍案叫绝。道具师傅的工作是个卖力不讨好的工作,道具准备恰当,大家可能觉得理所当然,但少了某一个道具,所有人马上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容不得一丝一毫懈怠与准备不周。而道具的搬运也是不项体力活,特别是两场野外拍摄,道具师傅夫妇带着沉重的道具要走好几公里的泥泞道路,真心不易。尽管如此,他们居然尽心尽力地将铁锅都搬到江边,让纤夫们在表演敷药治病的场景能够围着滚烫的火锅展开,大大增加了戏分的真实感。还有协助拍摄的摄像助理,负责灯光的灯光师,录音的录音师,开车带着我们长途奔袭不知疲倦的司机师傅。除此之外,甲方乙方之间的密切配合,互相的支持,同吃同住,办法一块想,有困难一起解决,更是此次拍摄得以圆满完成的前提。


       作为此次拍摄的“大脑“余丹导演和谭强经理,除了在监控器前盯着屏幕,掌握拍摄情况,讨论情节动作,指导演员表演,适时纠正错误之外,他们前期的统筹策划、周密组织和严格把关是保证此次拍摄任务是否成功的关键。无论天气多热,路多难走,谭经理一直跟着剧组走,随时随地了解拍摄进展,几次累得在片场席地而睡。余丹导演则无数次重复着”停“与”开始“,或许还会大喊大叫,因为他要为整部片子的质量负责,讲解、示范、亲自客串……为达成拍摄效果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