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

23年的寂寞守望——记伍舒芳老员工老党员曹海兵

 

一时的选择,半生的陪伴,多年以来曹海兵一直坚守在这里,亲眼见证了希尔安药业历经三次建厂,两次搬迁,从日久岁深的大石老厂区、大石前处理车间,到先进全新的希尔安药业中药材数字化提取车间,再到重庆国舒制药有限公司,岁月在坚守中流逝,信念在守望中坚强,品质在孤独中高洁。

(公司创业初期,曹海兵获评先进年度员工,公费到海南旅游,活力四射)

 

以厂为家,共克时艰


在这个看上去像一个围起来的院子的简易厂房,有着许多重庆中药总厂十二分厂遗留下来的老旧设备,因为长期停产,有的已经不能正常使用,后来经过设备部同事不断摸索修理,历时数月,才又重新运行起来。那时条件非常艰苦,工厂处所十分偏僻,交通不便,有时设备缺少零部件,就依靠住在镇上的同事顺带,有时缺少螺丝起子、钳子等工具,不仅把自己家里的拿过来用,甚至还要利用自己个人关系去借来用……当我问到他当时哪儿来的那股子劲儿时,曹海兵泰然说到:“当时我也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一心想跟大家把厂子干起来,其它的什么都没想”。也许正是这样简单纯粹的想法,才让那一时的决定,坚持了半生……

(还是羞涩青年的曹海兵(右1)在希尔安大石老厂区)

 

“当时工厂的规模不大,加上从十二分厂兼并过来的员工,一共只有20几个人,提取岗位也就8个人,刚开始生产的品种还只有几个,大石厂区恢复生产后,我们开工熬的第一锅药就是“希尔安口服液”(如今的丹桃合剂),当时我主要负责提取,浓缩工序”。伴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需求量增大、大石镇供水不足等问题导致厂区生产生活用水没有保障,曹海兵经常打电话拜托水厂为厂区多供一会儿水,甚至有一次,对方电话没有接通,曹海兵与车间同事两人一起,深更半夜步行半个多小时前往自来水厂,找到对方工作人员,请对方为厂区多供应一会儿水,以此艰难完成生产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前生产制造中心总监,现任国泰康宁副总经理陈云的指导下,曹海兵带领前处理车间员工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研究工艺技术,最终利用回收冷凝水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难题,保证了用水供应,同时为公司节约了数千万元的成本。

IMG_20140926_15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