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新的历史证据证明,情况显然不止这些。
这是2023年6月,我从重庆市档案馆里查到的一份档案,是首任国营国光制药厂厂长廖克难于1998年写的一份《关于重庆中药总厂的前身——国光制药厂组建经过的情况介绍》。文章显示,廖克难曾任重庆市中区国药商店的经理,而在1958年大办工业的热潮中,廖克难提议将重庆市中区国药商店分设在民族路、两路口、解放路的三个中药加工作坊集中起来,组建成一个生产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制药企业,并得到支持,1958年10月,地方国营重庆市市中区国光制药厂成立,仍然归属于重庆市中区国药商店领导管理。其中位于解放路和民族路的两个中药加工作坊就是伍舒芳太平门鱼市口店和道门口店的中药加工作坊。
同时,我从重庆市档案馆查到的三份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与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光制药厂之间关于国光商标注册的批复函件表明,国光商标于1959年正式注册生效。这与国光制药厂于1958年成立的相关文献记载相互印证。